工程建设情况:2005年6月开工,2008年9月完工,2008年12月投入试运行。
环评情况:2004年7月中煤国际工程集团北京华宇工程有限公司编制完成环评报告书;环审[2004]293号文批复。
环保设施设计:中煤国际工程集团北京华宇工程有限公司。
验收调查和监测单位: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新乡市环境监测站
二、环境保护执行情况
该工程制定了《赵固一矿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和村庄的搬迁安置计划。按初步设计要求对井田范围内工业场地及附近的文庄村、导水断层等预留保护煤柱,开展了施工期的环境监理。新建矿井水和生活污水处理站,处理后的矿井水目前89回用,生活污水处理后全部回用于选煤厂,煤泥水闭路循环;工业场地锅炉采用循环流化床锅炉,每台锅炉均配备湿式麻石除尘器,工业场地内煤炭的运输和储存均在封闭的环境内进行,易起尘点设置喷雾洒水装置,地面采取洒水抑尘措施;对各产噪设备采取了消声降噪措施。建设单位已设置了环保机构,对各类污染源进行了定期监测。
三、验收调查结果
赵固一矿在修改设计中已考虑对工业场地及附近的文庄村、井田边界、导水断层等留设保护煤柱。已制定了《赵固一矿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和有效的村庄搬迁安置计划,根据环评和设计要求对采煤沉陷区进行综合整治,已开展首采工作面地表沉陷观测。按生态恢复要求,对工业场地、交通道路、部分铁路专用线路段等进行土地整治,对裸露地表绿化。
新建矿井水处理站,处理后的矿井水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并满足《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426-2006)标准限值,处理后89的回用。新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的生活污水各污染物浓度均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全部用于洗煤补充用水。选煤厂煤泥水闭路循环,不外排。
锅炉除尘器出口处的烟尘浓度和SO2浓度均未超过《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二类区Ⅱ时段标准限值,锅炉烟尘去除率达98以上,脱硫效率达88以上。
工业场地昼、夜间厂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中的I类标准,并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相关要求。
建井期间的矸石大部分用于工业场地填筑和铁路专用线路基的施工,剩余的部分与运行期所产矸石排放至临时矸石堆场,将来用于煤矸石电厂和沉陷区的充填。锅炉灰渣与矸石一起处置,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泥送往辉县垃圾填埋场。洗选煤泥和矿井水处理站的污泥经过煤泥压缩机压缩后外销。
神华北电胜利能源有限公司胜利一号露天矿(一期工程)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建设内容:胜利一号露天矿建设总规模为20Mt/a,其中一期工程为10Mt/a。一期工程设置1个破碎站,新建1套带式输送系统、2个0.5万吨原煤缓冲仓和1个5万吨球型储煤仓,设置3个排土场和5.5km的铁路专用线和场内外公路,并配套建设地面疏排水工程、机修车间、锅炉房和其他行政福利设施。胜利一号露天矿全井田东西长6.84km,南北宽5.43km,井田面积36.89km2,井田内可采地质储量1851.58Mt,服务年限为95年。
建设地点:内蒙古锡林浩特市西北部胜利矿区。
建设单位:神华北电胜利能源有限公司。
工程投资:工程总投资约17.29亿元,环保投资5538.29万元。
工程建设情况:2005年5月开工,2007年11月底完工,2008年11月投入试运行。
环评情况:2005年7月内蒙古自治区环境科学研究院编制完成环评报告书;环审[2005]814号文批复。
环保设施设计:内蒙古自治区环境科学研究院。
验收调查和监测单位: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和环境保护部环境发展中心,锡林郭勒盟环境保护监测站。
二、环境保护执行情况
该工程基本落实了环评报告书及有关批复提出的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措施,施工期间开展了环境监理工作,对施工单位和施工队伍严格管理,施工结束后对扰动地表进行植被恢复,对已形成台阶、具备植被恢复条件的排土场播撒草种、设置草方格固沙,并种植沙生植被,尽量增加植被的恢复面积。对采掘场矿坑水采用简易沉淀处理后外排,生活污水进入市政污水处理厂;工业场锅炉房采用循环流化床锅炉,并配备冲击式脱硫除尘系统,对采掘场内易起尘场所进行洒水降尘,煤炭储存和运输均在封闭环境内进行;对各产噪设备采取了消声降噪措施。公司已设置了环保机构,对各类污染源进行了定期监测,环境规章制度健全,环境管理较完善。
三、验收调查结果
为有效保护当地生态环境,胜利一号露天矿在施工和运行期间陆续对工业广场内铺设草坪、植树、栽植花卉、花灌木等植物措施;对铁路专线路基边坡浆砌石拱形骨架和碎石覆盖防护,铁路环线内进行了栽植杨树和草地绿化,供排水管线场地平整和自然植被恢复。排土场作为重点防护区,在其周边设置了挡土围埂和排水沟,已到位的台阶平盘外侧边缘设置挡水埂,边坡和平盘利用采坑的剥离表土进行了覆土,沙障与种草防护;道路两侧栽植防护林,输煤皮带迎风侧栽植乔灌防护林。截至2008年8月,扰动土地治理率达到97.69,拦渣率达到99.6,弃渣得到了及时有效防护。工程植被恢复指数为97.73。工程建设区的水土流失从中强度侵蚀下降到轻度或微度侵蚀,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控制;经过治理,项目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一期工程生活污水送至市政污水处理厂,第四系疏干水回用于露天矿洒水、排土场绿化、消防用水等,多余的部分外排锡林河,补给地表水。采掘场中央集(积)水抽放至工业场地的沉淀池,经沉淀处理后的的污水除部分悬浮物超标外,其他各污染物的浓度均能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并满足《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426-2006)标准限值。工业场地在建污水处理站拟用于二期工程疏干水的处理和回用。
锅炉的除尘器出口处的烟尘浓度和SO2浓度均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二类区Ⅱ时段标准限值。工业场地周围无环境空气敏感目标。
根据类比调查,噪声源最大的采掘场周围厂界的昼间噪声能够满足《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7-90)中的Ⅲ类标准,夜间局部噪声略为超标。工业场地周围无声环境敏感点。
一期工程表层剥离物与少量夹矸送往指定的排土场,并及时采取水土保持和扬尘治理措施;污水处理站的污泥压缩后外销,生活垃圾送往市政垃圾处理场,锅炉灰渣外销。
公司下设环境保护办公室和专职环保管理人员,负责项目建设和生产过程中的环境管理工作,并制定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制定了环境风险应急计划和预防措施,明确环保工作的职责,日常环境监测工作已开展,符合环保管理要求。
陕西略阳电厂技改工程
一、工程基本情况
建设内容:新建1×330MW亚临界中间再热凝汽式燃煤机组,配1×1018t/h锅炉,配套建设双室4电场除尘器及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脱硫装置、水处理设施等环保工程。
建设单位:大唐略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建设地点:陕西省略阳县
工程投资:工程工程总投资为129960万元,工程环保投资为13544万元,环保投资占总投资的比例为10.4。
工程建设情况:工程于2006年4月开工建设,2007年7月工程建成并进入试运行阶段。
环评编制单位:西北电力设计院
环保设施设计单位:西北电力设计院、陕西省电力设计院
环保设施施工单位:西北电建三公司、西北电建四公司
验收监测单位:中国环境监测总站、陕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二、环境保护执行情况
工程锅炉烟气采用双室4电场除尘器及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脱硫装置,处理后的烟气经210米高烟囱排放。工程产生输煤冲洗系统排水经煤水处理系统处理后回用于本系统,酸碱废水、生活污水分别经处理后与脱硫废水、工业废水一并进入冲灰系统用于冲灰。工程灰渣、脱硫石膏年产生量分别为16.92万吨、1.92万吨,采用水力冲灰,利用原有水灰场贮存,综合利用率77。工程对各类噪声采取了隔声降噪措施。按要求关停了原有一、二期的200兆瓦机组。未按要求落实工业废水、脱硫废水处理设施建设及灰水回用工程。
三、验收监测结果
验收监测期间,6#锅炉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最大排放浓度分别为40.1毫克/立方米、260毫克/立方米、447毫克/立方米,210米高烟囱排烟黑度为林格曼1级,均符合《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03)第3时段标准。电除尘器的平均除尘效率为99.81、99.71,脱硫设施的平均脱硫效率为92.1,均达到设计指标要求。
验收监测期间,煤场颗粒物无组织排放周界外最大浓度值为0.517毫克/立方米,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标准要求。
验收监测期间,灰场总排放口废水中pH、化学需氧量、悬浮物、石油类、氟化物、挥发酚、总汞、总砷监测值均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限值要求。
验收监测期间,昼间厂界噪声测定值范围为50.7~57.6分贝,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区标准限值要求;夜间厂界噪声测定值范围为50.1~58.9分贝,夜间厂界噪声有1个点(3#)出现超标现象,最大值超标3.9dB(A)。
根据验收监测结果计算得出,工程二氧化硫排放量为2269.5吨/年,满足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要求(二氧化硫17700吨/年)。
鉴于本工程未按要求落实环评批复要求,环境保护部拟对其下达限期改正。
国家重点公路威海至乌海线威海至青岛支线海阳至青岛(即墨)段公路建设工程
一、项目基本情况
建设内容:海青公路全长101.227公里,分为烟台段和青岛段。烟台段全长56.279公里,为一级公路高速化改造工程,由原乳山至即墨一级公路改建而来,行经海阳和莱阳两地,起点K116+570、终点K172+849.1,路线走向为东西走向,主要控制点起点在海阳隧道西口,终点位于马山庙北;青岛段为新建,位于青岛市即墨境内,起点位于乳山至即墨一级公路即墨收费站东、马山庙北(桩号为K172 849.071),止于济青高速公路王演庄互通立交(K217 796.958),全长44.948公里。验收调查现状监测期间,实际车流量7680~13728标准小车/日,达环境影响报告书中预测2007年车流量的109~194,达到2015年的58~103。烟台段于2005年4月开工建设,2006年12月建成;青岛段2005年2月开工,2008年12月完工。
建设单位:烟台市交通管理局、青岛市交通管理局
建设地点:山东省烟台市、青岛市
工程投资:概算总投资为16.75亿元,其中实际环保投资为8061.7万元,占投资总概算的4.8。
工程建设情况:烟台段2005年4月开工建设,青岛段2005年2月开工;烟台段2006年12月建成,青岛段2008年12月完工。
环评编制单位:青岛海洋大学环境保护研究中心
验收调查和监测单位: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烟台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二、环境保护执行情况
施工期和试运行期执行环境保护有关规定进行环境管理。施工期间,沿河桥梁、路段与路基施工时,产生的弃渣以及废弃物运到指定地点,未向河流灌溉及河流倾倒;沿线施工用地等临时用地已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平整、恢复或利用。
三、验收调查结果
公路路基边坡进行了有效防护,绿化工程效果较好。临时用地在施工结束后得到了有效恢复和利用。
沿线有26处敏感点,其中25个居民点、1所学校。对其中8处敏感点进行了监测,经环境噪声现状监测表明:居民点昼间均满足70dB标准要求,夜间赵家庄超标3.3dB。西河头小学昼间满足60dB标准要求。
本段公路沿线设施包括管理处和服务区各2处、11处收费站(含养护工区)。产生的生活污水经地埋式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排入公路边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