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该公路目前日折标平均车流量为6199辆,达到工可预测运营初期车流量的47.9,车流量昼夜比为7:3。
3、敏感点噪声达标情况:本次调查确定工程沿线98处村庄和5处学校作为本次验收调查的声环境保护目标。目前,由于阿深高速公路还未全线通车,因此来往车流量较小,本次验收监测所设置的27个常规噪声监测点和2个24小时连续噪声监测点位处监测结果均能达到相应标准的要求。
4、通过工程达到设计中期车流量时,沿线敏感点声环境质量评估结果,提出噪声补救措施如下:对工程沿线大杨庄、坡刘庄、东店等70出现超标的敏感点,拟通过加强跟踪监测,一旦出现超标,及时采取设置声屏障或隔声窗的方式,减轻交通噪声对工程沿线敏感点的影响。建设单位也已经郑重承诺,将加强施工期环境监测,并预留了充足的资金,用于为工程沿线受影响敏感点补设降噪措施。
5、公路服务区、停车区和收费站,均设置了宜兴市高腾通风环保设备厂和无锡市德林环保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WCB生物接触氧化法污水处理装置,处理后的污水废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二级标准,排入边沟自然蒸发。
6、公路沿线服务设施采用空调采暖,主要大气污染来自车辆尾气,经类比,其空气质量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
7、沿线服务区、停车区和收费站均集中收集在垃圾箱、池中,定期清运至当地垃圾处理场集中处理。
阿荣旗至深圳国家重点公路开封至通许(市界)段高速公路工程
一、项目基本情况
建设内容:全长64.228km,采用高速公路标准建设,双向六车道,路基宽28m,设计行车速度120km/h。沿线设1处服务区、1处停车区、3处匝道收费站。
建设单位:河南开通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工程投资:工程总投资概算28亿元,其中环保投资109098.07万元,占总投资的3.80。
工程建设情况:2004年8月开工建设,2006年11月通车试运营。
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单位: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
国家环保总局对环境影响报告书批复文号:环审[2004]600号
公路竣工环保验收调查单位:交通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公路竣工环保验收监测单位:开封市环境保护监测站
二、环境保护执行情况
该工程在建设期间采取了降噪、防尘措施;临时占地及取土场采取了平整复耕措施;边坡采取设置护面墙、挡土墙、浆砌片石和植草等工程与植被相结合的防护措施;道路两侧、互通式立交区域进行了美化绿化。沿线设施的生活污水经处理后排放入沿线沟渠。工程对沿线声环境敏感点,设置了声屏障29处,共5410延米。
三、验收调查与监测结果
1、工程沿线共有41个取土场,开封县境内取土来源于黄河滩地取土,通许县境内取土场位置都设置在当地村委托指定的低产田,取土深度和取土场的使用时间都进行了严格的控制,做到当年取土当年复耕,基本未造成水土流失。施工场地和施工营地都已采取了平整复耕的恢复措施;对边坡采取了工程与植被相结合的防护措施,排水系统完善,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项目对立交区、收费站、服务区等处进行了全面的绿化。
2、沿线共35个敏感点,其中包括32处村庄,2所学校、1所敬老院。对其中10处敏感点、1处噪声衰减断面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根据监测数据分析,沿线35个敏感点中,除老豆营村以外均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4a类和2类标准,声屏障能够起到较好的隔声降噪效果。
3、监测结果表明,项目服务区、收费站污水经处理后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相应排放标准后排至沿线边沟或收费站内的人工湖,符合环评提出的要求。
4、工程的附属设施采用的能源主要为电能,不会对环境空气造成污染。
5、为保障危险品车辆运输安全,项目制定有相应管理制度及应急预案。对跨越涡河的大桥实施了桥面径流收集装置。
苏州港太仓港区一、二期工程
一、项目基本情况
建设内容:苏州港太仓港区一期工程共建设3个2-3万吨级深水泊位,是以集装箱为主、件杂货为辅的综合性港区,集装箱年吞吐能力50万TEU,件杂货18万吨(其中:钢材8万吨;木材10万m3,每立方按1吨计),工程于1999年陆续开工,2005年建成,一期实际总投资109180万元,运营单位为苏州太仓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
苏州港太仓港区二期工程新建工程5#~8#泊位4个5万吨级集装箱深水泊位。年吐吞量180万TEU集装箱,工程于2003年8月开工,2007年9月建设完成,二期工程实际投资为234824万元,运营单位为苏州现代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
建设单位:太仓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苏州现代货箱码头有限公司建设地点:江苏省太仓市
工程投资:一期工程实际总投资10.9亿元;二期工程实际总投资234824万元。苏州港太仓港区一、二期工程实际环保投资为9261.91万元,占太仓港区工程总投资344004万元的2.69。
工程建设情况:工程于1999年12月1日正式开工,2007年9月完工。
设计单位:交通部第三航务勘察设计院
环评编制单位:交通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验收调查单位:北京欣国环环境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监测单位:苏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二、环境保护执行情况
工程施工期间采取了有效的降噪、防尘措施。二期危险品箱堆场设置了固定式喷淋装置,设置了事故污水收集池和消防水收集设施。机修油污水分别进入各期新建的油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标后和生活污水一起排入市政管网。港区建立各类应急预案,与地方政府、海事部门形成有效的应急联动机制。
三、验收调查结果
1.水环境
本项目一期、二期工程生活污水水质能够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排放标准,进入市政污水管网,由江城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一期、二期工程含油生产污水由各自设立的油污水处理装置处理后,污水水质能够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排放标准,进入市政污水管网。
对项目所在长江附近水质监测结果表明,长江各监测点位水质均可以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标准。监测结果与环评期间相比变化不大。
2.生态环境
本项目在太仓港一期、二期工程生活区、办公区、道路两侧等可绿化的地方利用当地优势种,进行草、灌、乔立体绿化,太仓港总绿化面积达到20.12万m2,美化了港区陆域生态环境。
通过对长江水生生物调查,调查水域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种类、数量与环评阶段比较略有降低。太仓港连续、积极地参与太仓市渔业部门组织的生态增殖放流活动。
3.大气环境
一期工程沿用起步工程建设的2台燃油锅炉,经验收检测,锅炉污染物排放浓度能够达到《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中的二类区Ⅱ时段标准要求。
太仓港(一期工程)进口木材检疫除害处理区项目已经通过国家质检总局的验收,木材处理区对环境影响较小。
4.噪声环境
根据调查监测,一期工程和二期工程厂界声环境昼间、夜间均可以达到《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3类标准。
5.固体废物
本项目船舶垃圾由太仓万事达船务贸易有限公司负责密封收集、分选、检疫与消毒处置;陆域生产垃圾与生活垃圾均由太仓市浮桥镇环卫部门统一处理;陆域危险废物定期送有资质的太仓市柯林固废物处置有限公司统一安全处理。项目固体废物产生量较小,实现按要求分类处置,对环境影响较小。
6.清洁生产和总量
本项目采用先进的装卸工艺,并自主逐步完成RTG油改电改造,清洁生产水平较好。本项目实际产生的污染物COD、石油类、氨氮、烟尘、SO2排放总量较低,满足江苏省环保厅对本项目总量指标的批复要求。
贤令山变电站~花都变电站500kV线路工程
一、工程基本情况
建设内容:贤令山变电站~花都变电站500kV线路工程起于500kV贤令山变电所止于500kV花都变电所,全长2×132.505km(包括北江大跨越段2.683km),线路途径广东省清远市和广州市花都区。铁塔总数289基,其中直线塔235基,耐张塔54基。
建设单位:广东电网公司清远供电局
建设地点:广东省境内
建设规模:同塔双回,132.505km
工程投资:工程总投资51478.62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787.09万元,环保投资占工程总投资的3.5。
工程建设情况:工程于2007年8月28日开工建设,2008年6月建成并投入试运行。
环评编制单位:北京国电华北电力工程公司
验收调查单位: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辐射环境监测技术中心
验收监测单位:广东省环境辐射研究监测中心
二、验收调查结果
(1)生态影响调查
本工程采取了高低腿设计,因地制宜的铁塔基础建设方式,在塔基周围设置排水沟、挡土墙等有利生态保护的措施。施工期间,建设单位加强管理,施工单位按照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施工。在施工结束后对施工现场进行了清理,采取积极有效的生态恢复及绿化措施,有效较少了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破坏。
工程永久占地7.78hm2,占地主要为山地,部分为果园、农田。少量的果园、农田占用给当地农业生产带来轻微减收影响,建设单位已给予经济补偿。工程建设未对当地农业造成明显的不利影响。
(2)电磁环境影响调查
电磁环境影响调查结果表明,贤令山变电站~花都变电站500kV线路沿线敏感点工频电场强度为(4.0×10-3~3.0)kV/m,均小于4kV/m;工频磁感应强度为(6.0×10-4~4.0×10-3)mT,均小于0.1mT,符合《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1998)的要求。沿线敏感点无线电干扰值为33~44dB(μV/m),符合《高压交流架空送电无线电干扰限值》(GB15707-1995)规定的500kV电压等级的无线电干扰限值标准要求(55dB(μV/m))。
(3)声环境影响调查
声环境影响调查结果表明,工程沿线环境敏感点昼间噪声为37~44dB(A),夜间噪声为38~43dB(A),声环境质量可满足《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的1类标准(昼间55dB(A),夜间45dB(A))要求,也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标准要求。
(4)水环境影响调查
本工程在245#~246#铁塔之间跨越北江一次。跨越点西岸塔基位于石角镇上回岐村人渡口上游500m处,东岸塔基位于石角镇北侧铜鼓岗,跨江档距为1575m,江中不设铁塔。线路最大弧垂处距北江最高通航水位(14.30m)27m,满足广东省北江航道局北航道[2006]166号文23.0m总净高的要求。施工期间拉线架设,不涉及北江水面,不会对工程周围水环境产生影响。
(5)其它环境影响调查
工程施工结束后,施工单位及时清理现场、就地平整余土,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并按原有土地类型恢复临时施工用地,经现场调查,工程沿线塔基周围场地清理、水土保持及生态恢复状况较好。
(6)环境风险
工程按照送电线路设计规程和规定的要求进行设计,并按要求进行施工。经调查,本次工程施工和试运行期间未发生环境风险事故。
关于500kV罗洞变电站扩建#4主变工程
一、项目基本情况
建设内容:500kV罗洞变电站扩建#4主变工程本期扩建1台主变压器,容量1×750MVA。
建设单位:广东电网公司佛山供电局。
建设地点:广东省佛山市。
工程投资:总投资为9396万元,实际环保投资为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