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的美,千姿百态
漳州古城的美亦是
读不完,赏不尽
古城犹如城市的一面镜子
映照出一座城的历史原脉和人文底蕴
烟炙砖、竹篙厝、圆枋脊等古老元素点缀着传统院落
伽蓝庙、番仔楼、老教堂等历史建筑巍然挺立
“唐宋古城、明清街区、民国风貌、闽南韵味、侨台同辉”
是其形象的概括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漳州古城
感受“老街景、慢生活、闽南味、民国风、台侨缘”
探访非物质文化遗产
漳州古城
漳州位于福建省南部,与台湾隔海相望。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建州,陈元光将军为首任刺史。唐贞元二年(公元786年)州治两迁至今址(芗城区)。一千多年来漳州古城一直作为州、郡、路、府之治所。现存唐宋子城面积约53公顷,其中核心保护区21.11公顷,建设控制地带31.61公顷。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5处,居民约1.7万人,国家级非遗项目7项。1986年被评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04年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荣誉奖”、2017年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并入选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唐宋古城、明清街区、民国风貌、闽南韵味、侨台同辉”是漳州古城特色的最佳概括,而得天独厚的温泉资源更使其在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名街)中独树一帜。
灯红柳绿
摄影:王伟宏
面目清晰的那段千年东宋河依然流淌。
Athousand-year-oldDongsongRiverrunningthroughtheoldtown,whichmakeyouhaveanillusionoftravellingbackintime.
BriefIntroductiontoZhangzhouAncientCity
ZhangzhoucityliesinthesouthernpartofFujianProvince,facingtoTaiwanonthissideoftheStrait.Itwasfoundedin686AD,the2ndyearofChuigongperiodunderthereignofEmpressWuZetianintheTangDynasty,andGeneralChenYuanguangwasitsfirstgovernor.Aftertwochangesofaddress,thegovernmentofficemovedtothisplacein786AD,the2ndyearofZhenyuanperiodunderthereignofEmpressLiShiintheTangDynasty,andithasbeentheadministrativecentreofZhangzhoucityformorethan1,000years.TheexistingareaoftheoldtownbuiltbetweenTangandSongdynastiesisabout53hectares,ofwhich21.11hectaresisthecoreprotectionareaand31.61hectaresisthecontrolzoneofbuilding.Thereareabout17,000residents,sevennational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sand15culturalrelicsundertheprotectionofgovernmentsatvariouslevelshere.In1986,itwasnamedasthe“NationalHistoricalandCulturalCity”.In2004,itgot“UNESCOAsia-PacificHeritageAwardsforCulturalHeritageConservation”,andin2017,itwasawardedtheChineseHumanSettlementEnvironmentModelAwardandwasselectedasthefirstbatchofChinesehistoricalstreets.ThebestdescriptionofthecharacteristicsofZhangzhouancientcitymustbeanoldtownwithTangandSongdynasties’constructionsystems,theStreetsfullofMingandQingdynasties’buildings,thelivingstyleduringtheRepublicofChina,theflavorofsouthernFujian,andthecharmofoverseasChineseandTaiwan.Andthehotspringresourcesmakeituniqueamongthenationalhistoricalandculturalcities.
摄影:蔡鹏程
香港路明朝牌坊花、鸟、人、兽的石雕装饰采用阴刻、线刻、浮雕、镂雕、双面雕等不同手法,各具神韵。
Thestonecarvingdecorationsofflowers,birds,humansandanimalsonthememorialarchwayofMingDynastyonHongkongRoadadoptdifferenttechniquessuchasYincarving,linecarving,reliefcarving,doublefacecarvingandsoon,eachwithitsowncharm.
摄影:陈丽兰
每一老行当都是岁月的回响,记述着历史的昨天。传统手工艺、民俗文化支撑着我们的乡愁记忆,我们在漳州古城留住了那些老行当老店铺渐行渐远的背影,它们焕发出新时代的光彩与生机。
Traditionalartsandcrafts,aswellasfolkculturesupportourmemoryofhomesickness.
IntheoldtownofZhangzhou,wekeeptherecedingfigureoftheoldshops,whichglowthe
splendoroftheneweraandvitality.Everywheredetailisdelicateandbeautiful.
摄影:叶文法
红砖古厝,那一抹专属闽南的红色风情,纵横有致,透露着这片土地独特的文化气质;屋顶飞起的燕尾脊,似一弯上弦之月,剪出岁月流光;长长的竹篙巷,曲曲折折通向历史深处,你我迎面邂逅。它们皆是梦里乡愁的一幅剪影。
Redbrickandold-agehouseisexclusivelytheSouthernFujianbuildingstyle.TheDovetailridgeofthebuildingroofhasitsspecialsymbolofnostalgia.
漳州非遗
漳州布袋木偶戏
布袋木偶戏
由木偶表演剧、布袋木偶戏、木偶头雕刻等组合而成的一种综合性的传统民俗艺术。漳州布袋木偶戏又称景戏、指花戏、掌中戏、傀儡戏,属于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起
源
漳州布袋木偶戏已有一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其“源于晋,成型于唐宋,兴于明”。早在明代万历年间就流传到东南亚各国和台湾等地。其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若干不同的流派,主要有“福春”“福兴”“牡丹亭”三派,各有特色。
《闽书》
风俗篇
万历壬子志称“元夕初,十放灯,至十五止,神祠用鳘山,置傀儡搬弄,谓之布景“
“掌中班,削木为人,以手演之。事多稗史,与说书同”
——《台湾通史》风俗篇
表演艺术
基本功
木偶戏角色大致与戏曲相同,有生、旦、净、末、丑各种行当,加上特有的飞禽走兽。旧时操纵表演者仅设正、副手,一般为父子或师徒。正手除操纵木偶表演外,还兼唱、念、道白,掌握各种行当唱腔的不同音色(声调)的技巧。副手只操纵木偶配合正手表演。木偶戏是以手掌支撑木偶表演,操纵演员必须练好“劈指”、“抖手”、“腕功”以及“臂功”等基本功。
handpuppet
漳州木偶戏称为北派
北派木偶戏的特点是京剧风味,
擅演武打、短打戏,动作轻快灵活,
善于刻划鲜明的人物性格,
音乐性强,富有节奏感
五指操纵
唱念做打
布袋木偶长约一尺(30厘米),以五指操纵。食指套入头颈,为主干;拇指、中指分别为左右臂,掌为躯干。演员左右手可以同时套上两个木偶,表演两个不同角色的人物形象。
指掌功夫是其表演艺术的关键,演员运用偶人不同的立姿、头姿、手姿、步姿,塑造有内心活动的偶人形象,概括、夸张而又真实,而反套(表现偶人背手)和飞套(偶人飞出,或腾空、或跃墙,套入另一只手)的操纵技巧,更令人惊叹。
漳州布袋木偶戏的配音有多种形式
一是角色配音
唱念具有,有普通话,也有闽南方言
二是音乐配音
有戏曲、歌曲。以民族乐器为主
三是哑剧配背景音乐
经典剧目
布袋木偶戏所演出的剧目多包含惩恶扬善的思想内涵,具有历史教育的作用。同时也适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形象直观,寓教于乐,有助于形成良好个性品质。
《大名府》
传统剧目,哑剧,取材于《水浒》
《蒋干盗书》
传统剧目,取材于《三国演义》
《郭子仪》《薛丁山征西》《英雄大八义》等
▲布袋木偶表演《大名府》张旭摄
漳浦剪纸
漳浦剪纸
是一门古老的汉族民间艺术,是标准的的镂空艺术的杰作,在视觉上给人以镂空的感觉和艺术的享受。
欧阳艳君《为人民服务》
卢淑蓉《不忘初心》
福建漳浦剪纸艺术源远流长,唐宋以来非常活跃,如今分布在漳州市漳浦县沿海一带。2006年漳浦剪纸被确定为福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0年漳浦剪纸作为“中国剪纸”的子项,被列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黄丽蓉《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福建漳浦剪纸最初只是作为刺绣的底样,随着汉族民间民俗活动的盛行和受北方贴“窗花”等中原文化的影响,漳浦剪纸开始应用于各种结婚、祭拜活动,剪各种猪脚花、花、花贴在礼品、祭品上,寄托美好的心愿。
陈敏蓉《红色记忆》
明清以后,剪纸也逐渐脱离刺绣成为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漳浦剪纸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浓烈的原始趣味和稚拙美感,在中国民间艺术中占有一定位置。
《织梦》李小燕
漳浦剪纸以构图丰满匀称、对称平衡、线条连贯简练、连接自然、细腻雅致著称,在表现手法上,以阳剪为主、阴剪为辅,阳剪和阴剪互为补充,密切配合,使整个画面主次分明,错落有致,富有层次感。
在色彩上以单色为主,具有强烈的工艺装饰效果。“排剪”技法的运用,则充分体现了漳浦剪纸纤小细腻的特点,那种细而又细,成组成排,反复出现的线条,对表现羽毛、花瓣等事物丝丝入扣。在用纸上采用了一些不易变质、褪色的剪纸材料